返回

三国最强毒士,曹操求我别杀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七章 备备梨哥齐下场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就在陶谦恸哭之际,一个人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,打破了沉寂。

    众人一看,乃徐州本地豪族糜竺也。

    此人乃徐州首富,家财万贯,但却为人豪爽,广施义财。

    眼见陶谦心怀仁义,又说出如此大义凛然的话,糜竺也看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决定出面帮这老好人一把。

    “糜先生有何良策教我,只要能保住徐州百姓,老夫任何事都能做。”陶谦三句话不离百姓。

    糜竺为陶谦分析道:

    “府君久镇徐州,人民感恩,岂会轻易被曹阿瞒笼络?”

    “今曹兵虽众,但未能攻破我家城池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府君与百姓坚守不出,待曹操粮食耗尽,自然退却。”

    陶谦闻言,摇头叹了口气:

    “曹操兵威正盛,如今又用榜文收买人心,纵然徐州百姓怜我,不肯投靠曹操。”

    “也难保人人如此。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,全都默而无言。

    曹操自己都没多少粮食,却拿出来分给百姓。

    这几乎是在放血收买人心,这种玩命儿的气魄。

    以陶谦懦弱的性格,是很难做出来的

    “老夫我现在每日如坐针毡,寝食难安,曹操一日不退兵,我一日不得安枕。”

    “府君莫急,在下还有一计,管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哦?糜先生快快请讲!”

    糜竺抚摸着颔下胡须,正色道:

    “我愿亲往北海郡,去求孔融起兵救援,孔北海与府君交往甚厚,一定不会见死不救。”

    陶谦点了点头,“孔北海定会救我,只是只有这一路兵,也未必敌得过曹操。”

    孔融在打仗方面甚至还不如陶谦,人陶谦好歹还是上过战场的。

    所以不是陶谦看不起孔融,而是对他的实力不放心。

    糜竺补充道:

    “府君何不再遣一人前往青州田楷处求援?”

    “青州与徐州唇齿相依,相信田青州一定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有了这两路兵,配合我徐州之兵,足以逼退曹操!”

    陶谦大喜,他之所以面对曹操避而不战,不就是因为曹操人多吗?

    曹操接纳了百万黄巾,能够轻易拉出几十万人的大军出来。

    所以陶谦只能狗坚壁清野,不敢正面接战。

    可果能够得到北海和青州兵马的援助,那就可以正面迎敌曹操了。

    “好!好!好!”

    陶谦激动地老手颤抖,“就请先生即刻动身前往北海,青州那边我再遣陈登前去。”

    商议已定,糜竺、陈登二人兵分两路前去求援。

    北海国坐落于徐州以北,北海相孔融乃当世名士。

    他从小便以“让梨”而闻名天下。

    不过此时的他也不好过,因为北海也在闹饥荒。

    黄巾贼聚众作乱,带兵围困北海。

    北海孔融只得向平原刘备求援,刘备带兵一千,成功解了北海之围。

    孔融大摆宴席为刘关张三人庆功。

    糜竺赶到北海之时,正好赶上宴会。

    人报徐州糜竺求见,孔融道:

    “糜竺来此,必然是陶恭祖有急事求我。”

    于是赶忙命人将糜竺请进来。

    糜竺便将张闿杀曹嵩之事对众人说了。

    孔融听罢,感慨道:

    “陶恭祖与我情谊深厚,今日有难,我不能见死不救。”

    刘备在一旁连连点头,感慨道:

    “杀曹嵩的乃是张闿,与陶恭祖无关,其人乃是仁人君子,不该遭受如此不白之冤。”

    “想必那曹操是想借父报仇之名,好趁机掠取徐州。”

    糜竺叹道:

    “曹操之心,谁人不知?”

    “如今徐州大难临头,我主遣我来求救孔北海,愿明公早日发兵,救我主于水火。”

    孔融皱了皱眉,他北海其实也不是块多富裕的地方。

    比之兖州都有不如,发兵就等于与曹操作对。

    这么重大的事,孔融也不得不慎重。

    “糜先生莫急。”

    孔融上前扶起糜竺,“曹操与我无仇,我不好擅自用兵。”

    “待我书信一封送去解和,如果曹操不从,我再发兵,名正言顺。”

    糜竺急道:“曹操之心,实在徐州,怎肯解和?”

    “只有孔北海发兵,才能逼退曹操。”

    孔融一时间陷入两难,忽然瞥见一旁的刘备。

    暗想他竟愿意来北海救自己,也一定愿意去救陶谦。

    “玄德公乃是汉室宗亲,今曹操纵兵掠取汉家城池,何不与我同往前去救援陶恭祖?”

    刘备推脱道:

    “非是刘备不愿救援,奈何兵微将寡,不敢轻动。”

    孔

第三十七章 备备梨哥齐下场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